五原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商户史岱奇正在直播销售面粉 王全文 摄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新中国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守望相助,各项事业显著发展。近日,本网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基层一线采访,全面讲述内蒙古的发展巨变。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土地资源丰富,加上良好的光照和水资源条件,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而今,这里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已经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在小麦地里直播卖面粉,在暖棚里直播卖瓜果,巴彦淖尔的农业发展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近日,本网记者就走进巴彦淖尔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感受巴彦淖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成果。
五原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青年创客史岱奇接受记者采访 刘墨墨 摄
“现在我来演示一下和面,我和的这种面粉就是包饺子和擀面条的面粉,和面时候除了水任何东西都不添加。”
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河套电商产业园,这位年轻的妈妈史岱奇正在利用直播平台,来进行面粉销售。河套电商产业园负责人辛一宾告诉记者,像史岱奇这样的商户在河套电商产业园有很多。
辛一宾介绍:“他们(商户)直播不仅仅局限在园区,很多是在田里和地里直播,比如卖面粉的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小麦地里去直播,卖瓜果的直接去暖棚里面去直播,让人们看的更直观,看这东西确实是在你这个地方种起来的,在购买过程中信任度更高一些,产品本身口感也好,再加上对环境的认可,销售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 王全文摄
直播营销并不是新鲜事,一些品牌利用“明星+直播”的形式售卖产品创造出不少销售记录。而移动直播的营销模式应用于农产品销售,农民直接与消费者对接,让消费者和农民之间建立充分的信赖,在巴彦淖尔五原河套电商产业园,这已经成为农产品营销的新模式。电商企业负责人王聚甫在小麦地直播仅1个小时,他的黄金纬度面粉销售额竟能达到14.5万元。他说:“通过在小麦田地里去直播,可以让大家从多维的角度去感受小麦的长势,以及看看蓝蓝的天、没有被雾霾遮挡、充分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降低后植物的新陈代谢放慢了,白天有机质和精华可以充分吸收在果实里。通过给产品讲故事,以及产品的基地源头全系列分段去讲故事,也可以把年轻人购买的欲望调起来。“
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创新。辛一宾还告诉记者,通过产品面的不断扩大,销售途径的拓宽,商户们的销售技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甚至积累了一部分固定的客源。
辛一宾说:“起初我们做的时候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只能买面粉和五原的葵花籽,但是经过我们对互联网的了解,逐渐开发出产品区用于互联网的销售,包括瓜果之类的产品,通过这一年多的积累他们(商户们)在销售水平上也有提高,我们还开辟了一些垂直的平台来进行销售,像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等销售渠道也更广了。而且当地的产品确实口碑也比较好,积累的顾客也越来越多,复购率也越来越高,已经有一部分固定的客源。”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万亩富硒小麦田地 王全文 摄
据了解,成立于2015年的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是自治区首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值得一提的是,电商产业在促进五原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很多贫困户的脱贫。近两年来,电商产业园已入驻电商企业220户,创业团队94户,间接就业2000余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县长张广明告诉记者:“从(2015年)建成起,运行了半年我们卖出了3千万元的货物,第二年我们卖出了1.3亿元的货物,今年我们计划是3个亿,从目前的销量来看,今年能到达5个亿的销售额,要通过(电商产业园)这个大平台,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增收,也带动了贫困户致富。”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万亩富硒小麦 王全文 摄
(国际在线)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玩转”互联网直播平台 内蒙古五原县打造农村电商新模式
产品更新快,请加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另有滋补养生、服装鞋袜、护肤/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特惠秒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