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一
火了电商 活了村庄
【编者按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可以让本来寂寂无名的年轻人白手起家,也可以让一个个贫困县脱贫致富。当“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转型相碰撞时,人们相信:在这片存有万亿级市场的广袤土地上,凭借电商的魔力,可以开垦出巨大的“金矿”。 沐浴着政策的春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今,农村已经成为各电商企业角逐的新战场,广阔的农村正在被“互联网+”这股风潮悄然改变着。 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得如何?其发展瓶颈是什么? 为此,本报派出多名记者奔赴福建、广东、河北、吉林、贵州、河南等地采访调研。在感受到电商在多地蓬勃兴起的同时,也发现其发展现状并非一帆风顺。 的确,技术革新能够弥补城乡的数字鸿沟,但产品、物流以及人才这三大痛点使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前路布满荆棘。
2013年8月的一天,福建省泉州火车站。
候车之余,艾美玲在她的手机淘宝店中接了一个订单,随后便拎起行李踏上了返回家乡福建建宁县的火车。
年仅22岁的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稳定的生活,开始了返乡创业之旅。
那时的她,并没有想到,今后三年,电商将给她的生活、她的家乡,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的蜕变
目前,我国县域人口约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
从经济总量来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占全国GDP的56%;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约占全国的50%。可以说,县域经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而电子商务的勃兴,使我国农业、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4年大学毕业后,马彬凯在石家庄找到一份网络推广的工作,没过多久去了北京,在一家做监控设备的公司跑业务。辗转一年多后,他回到了家乡河北宽城,一个不足10万人口的小县城。
这时的宽城县已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让马彬凯坚定了做电商的决心。
对于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说,电商无异于一支兴奋剂,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农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和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目前,宽城的农村电商已初具规模,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做电商的人前去“取经”。
宽城电商的“真经”是什么?用宽城县商务局局长石玖玉的话说,就是“解决了百姓需要解决的‘两怕多难’问题”。“两怕”是指农民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天灾和市场交易中的风险;“多难”是指农民遇到的交费、挂号、贷款难等生活、金融服务方面的困难。
2015年是农村电商元年。这一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出台的涉及农村电商的政策文件达12个。其中,商务部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每个示范县都可以获得1850万元的国家财政资金扶持。
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全国确定的496个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贫困县有261个。今后3年,将力争使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覆盖全国所有有条件的贫困县。
如今,县域已经成为电商扶贫的主战场。
下乡的力量
贵州,这个地处我国西南的大省,也是目前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国家推动的农村电商扶贫战略为这个贫困大省带来了希望。
2014年,艾其含与两个小伙伴儿满怀着理想与热情从深圳回到了家乡贵州独山县,投资种植了100亩玫瑰花圃,走上了一条销售玫瑰护肤品的“电商之路”。
同一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漂泊的张元刚,也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湄潭县,接手经营“湄潭在线”这个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他将湄潭的茶叶、大米、土特产在网上销售。
就这样,两个毫无交集的年轻人,都在返乡创业中努力描绘着具有浓郁家乡色彩的经济发展蓝图。虽然身处两地,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感受:从2015年开始,当地政府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力度加大了,自己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变化。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推动下,“下乡”已成为电商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多家电商企业争先恐后地参与新一轮“下乡”,“电商巨头下乡”渐成潮流。
众多电商企业“下乡”脚步的加速,从渠道上打破了农村电商发展壁垒,丰富了农村商品的供给,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便利性。《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120亿元,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
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无论是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核心不是消费什么产品,而在于打通农民的信息渠道,以信息化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的方式。”
在福建省尤溪县,仅上过三年学的王淑珍老人能管理一个农村淘宝店。她帮助周围的村民代办各种生活类服务,就像银行掌柜一样。
这,就是电商下乡的力量。
融合的火花
回乡创业的第二年,艾美玲便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建宁莲子,打造成了网店“爆款”。在淘宝里卖“建莲”的有近千家店铺,但是消费者要想买到真正的“建莲”却很难。
为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艾美玲采取O2O体验模式,依托“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农业资源,打造出“互联网+生态农业旅游”模式。通过新媒体的宣传推介,一时间,全国各地“为荷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消费者回家后还想吃怎么办?他们可以在电商平台购买我们的产品。”艾美玲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统产业和电商的融合。”
记者在多地采访时也了解到,不少地区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整合农业资源,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的订单农业生产,并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市场,形成了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在此过程中,部分农民也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单元,电子商务则被视为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者的融合,给中国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变革。
目前来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研究员张莉认为,当前,市场消费模式已转为消费者为主导。线上线下融合就是要最大化地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模式来使实体零售更加便捷化的发展,从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便捷化的消费需求。
2015年年底,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上,“互联网+展会”的新模式让消费者过了一把“空手购物”的瘾: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展会上的产品,也可以在展会上选好产品扫码下单,快递到家。
这种模式的践行者广东云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彦霖认为:“这为农村电商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以前线上线下‘混战’,互不相让。但大家逐渐认识到,电商的真正意义在于融合。正是这种融合,折射出时代精神的改革与创新。”
可以说,农村电商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重思电商,重思农村,从平台回到现实,从传统走向创新,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长久之计。
(来源: 产业报协会)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农村电商调查:火了电商 活了村庄
产品更新快,下单/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有意代销/想做副业的请私聊!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