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单独提出,并明确要“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这实际上是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农业”作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新产业业态。
互联网成为改变农村的一把新钥匙,但与此同时,农村电商也受到传统交易习惯、物流配送成本高、电商人才短缺等瓶颈的制约。如何推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让农民的创新潜能有效释放,让农村在互联网+的催生下,实现“化茧成蝶”?
2017年5月5日,第二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在云南红河州弥勒市举行,本届峰会以“共享 绿色 蝶变”为主题,来自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国务院扶贫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社科院、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信息社会50人论坛、阿里研究院等机构的50余位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农业、电商扶贫、产业升级”等话题。
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互联网+现代农业正当时
说到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大背景,王小兵认为,现代农业正在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业信息化成为农业智慧之后又一个制高点,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
在王小兵看来,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正不断优化,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和外部环境。一方面,农业部会同和发展改革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可以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合作推进的机制日益完善。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宽带中国战略加速向乡村深入实施,互联网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加快向农村普及,农村智能手机使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去年底,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已经达到95%,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33.1%,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从统计数字来看,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正蓬勃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据监测统计,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金额达到22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6%。
不过,对于现代农业如何实现互联网+,王小兵表示,要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紧密结合,强化分级包装、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体系,加大农产品品牌网络营销运营,大力推广甘肃、云南、重庆等地,也包括红河州、弥勒市的经验和做法。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钱。
王小兵还表示,要深入开展农业物联网虚拟试验和农业大数据试点。这是农业信息化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要加大试验、试点内容,力争在优化质量配置、精准对接产销,实现节本增效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要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国务院参事汤敏:电商扶贫,成在授人以渔
“现在电商的规模都很大,但相当部分的比例都是工业品下行,真正能够把农产品大量地、高比例送到城市来,还是很困难。电商帮助精准扶贫户的成效还是不够,为什么?”汤敏说。
在他看来,造成上行难的原因有三:一是在贫困县的贫困村,精准扶贫户本身信息工具使用能力比较差。二是成本高,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贫困家庭往往都住在深山老林里,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都非常高。三是产品竞争力比较差,跟富裕农户比起来,跟中等收入农户比起来,精准扶贫户、贫困村,贫困村的产品竞争力相对比较弱,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商平台是很难胜出的。
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汤敏提到三个方向——电商培训、消费扶贫和教育扶贫。比如,友成基金会与电商企业合作,2016年在全国5个省、54个县、156个乡进行了电商培训,62%的贫困户成功创业;消费扶贫的意义就是号召城市消费者多消费一些贫困县、精准扶贫户的产品,让贫困户、贫困县的产品很快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教育扶贫的意义在于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互联网将发达城市的教育资源引入到贫困地区,让下一代不贫困。
对于云南如何利用电商扶贫,汤敏表示,云南的农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可以把精准扶贫户的标识打在农产品上面,这样的云南电商扶贫可以走在全国的前列。
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寸强:云南将制定优质农产品标准
寸强表示,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助推云南农产品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等一系列文件,为农产品卖出去打开了渠道。
2017年,云南省农业厅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还要做些什么?第一,提升和制定改善、完善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比如,大家对普洱茶的认知度、感知度都很高了,但喜爱度还不太够。这说明什么问题?我们一定要让大家信任产品,特别是像普洱茶,什么样的普洱茶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今年研究制定一系列优质产品的标准,茶叶的、花卉的、水果等,有标准就可以提供农产品追溯的平台,助推网商销售,让大家在网上有基础、有品质的配比。
第二,提升品牌。农业部把2017年作为农产品的品牌推进提升年,农业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这个思路来打造提升品牌。现在继续推进企业的三个一级一标,以及云南品牌认证方面,今年还要通过两个事,把一些大的产品所宣传的LOGO和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希望大家对云南好的农产品出LOGO、标识、取名字,最后让农产品品牌更集中。
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传统企业做电商的“大益经验”
“马云先生说过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他说‘对电商的看法分三个阶段:看不懂、瞧不起、追不上’,我觉得他这话就在说我。”吴远之开场就直言传统企业曾经对电子商务的态度,并分享了作为传统企业在面对电子商务巨大的冲击,是如何在转型升级的煎熬和痛苦中一步步摸爬滚打的经验。
吴远之说,曾经的自大、骄傲让大益忽略了电商的布局,曾经在2015年时导致整个市场发生逆转,受到的冲击很大,到2015年底销售收入减少了8成。直到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大益才立刻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地方设立3个运营总部,特别是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公司,有大数据中心,开始运营。
几经波折,去年8月份,大益才完成团队搭建,今天的大益茶叶在天猫平台一天成交超过15万,去年“双11”大益茶叶通过电商卖出1750万。目前基本上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就是O2O,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估计到今年线上收入会超过5亿,有一百万的客流,我们说的是新增客户。
针对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吴远之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拥抱电商一定是一把手工程。亲自抓,要放在生死存亡的位置上,特别是要向年轻人学习,因为现在交易逻辑、购买逻辑、购买习惯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这个企业一把手不去抓,绝对会交学费的。第二,要做好自己。没有好的产品就不可能有好的电商,现在线上产品基本是:拿出最好的产品,定位比较合适的价格,就可能实现供不应求。第三,一定要依靠成熟的电商平台,特别是阿里巴巴的天猫平台,阿里巴巴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是基于大数据的平台。
专访
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
云南农产品上行,不只是思考农村种植的商品
从乡村出发,从世界回来。这是新农人们让农产品依托电子商务渠道“卖好”的美好图景。不过相比依托各大电商平台实现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难”仍然是近期关注的焦点,也更值得探讨。
“云南需要对接市场,建立种植、运营、品牌各方共同参与的产业链。”在专访中,作为弥勒人的高红冰非常了解云南农业存在的问题,对云南的农产品电商如何解决上行难的问题,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云南信息报(以下简称“云信”):外界有很多针对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商只做下行的质疑声音,为什么阿里、京东在推进农产品上行方面收效甚微?
高红冰:阿里做农村电商是从做特色农产品上行开始的,“特色中国馆”就是找当地特色农产品到淘宝上销售,但是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物流不通畅、当地人不会用、产品没有人买单。当时农村对淘宝的认知都还很少,上行推不动我们才返回来推下行。先让人学会买,他才会去学怎么卖。而且有了下行推动村淘合伙人、物流体系的建设,上行也才具备了基础。事实证明这样才是对的。
云信:云南的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潜力有多大?
高红冰:云南地理、气候优势使得农产品品种丰富、品质良好,不过,目前云南农产品电商还是以果蔬类季节性比较强的产品为主,这样比较难实现全年的一个平稳销售。
思考农产品的上行、农产品的城镇化、城市化路径里不只是农村种植的商品,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能够把工艺化、产业化的都可以做成农产品。比如今天展出的云南少数民族的刺绣、牛角工艺品等,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
而且相比其他通路型农产品,云南的特色手工艺品如果做好高附加值、创意策划、高端化,形成小众、细分的产品,潜力也十分巨大。
云信:现在应该怎么做?
高红冰:农产品上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协会、电商平台等多方协力。
就像大益吴董事长说的,首先要有好的产品,这是一切的基础。农产品上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把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所以,要让种植、加工、包装、创意等环节各方共同参与建立完整的供需链、产业链,他们是上行的主力军,农产品的背后需要完成集约化、高端的设计和策划,把一个产品的附加价值做好。
政府加强质量监管,企业、协会等制定产品标准,用订单反向推动标准化。2016年,洛川苹果与农村淘宝合作,基于大规模消费需求,在采摘时间、分拣装箱、物流运送等方面逐步建立标准。
同时,通过新技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追溯,做好认证体系、溯源体系,实现农产品品质的全方位保障。比如五常市与天猫合作推出“大米防伪码”,消费者描码可以直接查到大米的种植地块、加工、仓储、物流等信息。增加消费者购买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信心。
对于政府来说,还要推动冷链物流、深加工中心、溯源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早期,政府必须要带一把。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需要找到最佳案例、提供更多的消费特征数据分析,推动农产品进入电商渠道,为农产品与消费者对接提供更多指引和参考,用大数据指导农产品生产。
分论坛
农产品电商的主力军——新农人
5日上午,阿里研究院和新农堂共同评选出了16位杰出新农人,新农堂创始人钟文彬表示,新农人拥有4大特征:年龄跨度大,80后90后占主导,新老农人战略协同;高学历,高颜值,80%以上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不乏名校毕业,女性20%,美女多;新思维、新方法:互联网思维,品牌化意识;坚守农业良心,坚持农业安全生产标准,持之以恒。
下午“新农人分论坛”,刚获评“十大杰出新农人”的代表,分享了他们作为新农人如何带领特色农产品从乡村出发,从世界回来的历程。
农业文创的台湾经验
来自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张圣琳教授说自己也是一个新农人,她是知识分子+茶农,她说在台湾把新农人叫做e农,而台湾的新农人很好的将文创与农业结合起来。
张圣琳教授在演讲中举到了赖青松这个“硕士农夫”的例子,赖青松的家,在台湾宜南县冬山乡的稻田中,他专业是环境学,在日本拿了硕士学位回台后,长期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赖青松是先找到消费者,预约订购、计划生产和风险分摊的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做法,赖青松的“青松米”每年直送三四百个家庭,其中70%是回头客。
而山不枯项目的团队成员则是全部来自台大城乡所,虽然专业不同,没有祖传茶园,也不是制茶世家,但是仅凭着对人与自然共生的精神,从研究地方产业发展到推动茶园运作,他们是为了让乡村的土地不要荒芜而推进茶叶种植,他们以全新的眼光思考台湾乌龙茶产业的变迁,通过友善环境耕作、知识青年的返乡带动农业创业者在高校的孵化,实现新农人在全球的在地培育。山不枯茶不是茶,初衷是关怀偏远乡村的活化,是实现新乡村、农行动、城乡平衡的成功案例,是实现生生不息的美丽乡村的途径。
张圣琳说,对于农业文创有一个很值得借鉴的例子。那就是日本设计师梅原真认为一次产业农林牧渔要在当地留下来,必须要有好的设计,这样才会有新的价值产生,带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可以出发以及产业的生命力,并保存农业、乡村的风景。他说,每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5-10倍。到底农产品是主角还是设计是主角?这并不重要。
做农业要学会做减法
以高品质、高标准的玖红苹果而闻名的正庄农业掌舵人王妍分享了作为“农二代”如何利用科技和研发,让农产品闻名的故事。
王妍一开场就提出了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的严峻现实——人才的匮乏。“70后的孩子是父母不让学农,80后的孩子不会种地,90后没见过土地,中国三十年远离农业人才的空白,会导致未来中国农业的人才急缺。未来中国新农业需要更多的‘三高’新农人。”王妍说。
王妍的父亲就是从事农业研究的,她说创办正庄农业是为了让更多的高品质农产品抬上中国人餐桌。正庄农业品种孵化器目前已经拥有了十几个黄金品种,但是在种植端还是进行单一品种适度规模的种植。她总结自己的经验,做农业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不过,销售可以做百果园,但是种植不能做多品种,单品规模种植风险最小获利最大好管控,品种要做减法。
正庄农业从2014年起,研发和种植的品种正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减法,才聚焦到如今一个核心品种的道路上来。从2014年的苹果、桃、梨、樱桃“四大美人”,减到2015樱桃、苹果两个品种,再到2017一个核武器,缩减到玖红苹果一个核心品种。
品种做完减法,正庄农业的另一个经验就是在种植过程管控中通过科技实现精细化管理。王妍说,正庄农业学习日本农业精细化管理,结合传统种植模式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实现既简单又应用性强的作业。2013年王妍带领技术团队研发“种田好把式”农业物联网信息化精准支持系统,实现大棚自动化管理。“四个妇女可以管理7个大棚,每个大棚有7亩。”王妍说。
王妍说,通过建立的农业物联网精准控制系统,传感器、下位机、上位机、服务器等4个层次结构组成,平台上可容纳十万用户,同时为十万个园区提供服务,每个园区可检测1000个数据,实现环境要素的集中监视和追溯分析。
让联合国吃惊的中国农民
刚从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归来的山东博兴农民网商贾培晓在分论坛上分享:中国的农民与电子商务结合,是如何让联合国吃惊的。
在4月底日内瓦举办的联合国电子商务周上,这位来自山东博兴的农民作为中国淘宝村乃至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代表人物,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民群体利用互联网改变自身命运的奇迹。
贾培晓作为山东博兴湾头村的网商带头人,2006年,在外打工的贾培晓回到家乡山东博兴县湾头村,做起草编产品网上销售,2009年注册品牌进入天猫商城销售,2013、2014年连续两年实现千万目标。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形成了草编产品网络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仅所在的湾头村就有网店经营户700多户,辐射周边2000多户网店店铺,被阿里研究院认定为“淘宝村”。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互联网+现代农业 让农产品电商当云南精准扶贫排头兵
【招代理】无需铺货,轻松代销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另有滋补养生、服装鞋袜、护肤/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特惠秒杀品